2017年5月4日下午,三孔文物本體及環境監測預警技術方案匯報會在曲阜市文物局機關會議室召開,局領導及景區管理、古建筑維修、古樹保護、安全保衛、項目管理、門禁系統等業務科室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文管會副主任李玉春主持會議,遺產辦劉海霞副主任介紹了三孔遺產監測從申請立項到方案編制的整個過程,方案編制方——北京原真在線監測技術有限公司就技術方案進行了專題匯報。業務科室負責同志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與會局領導就技術方案對文物本體及景區環境監測預警的組織實施提出了意見建議。
文物局黨委書記、局長孔德平在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后總結指出,三孔世界遺產監測由以人力為主的不確定性向依靠科技的科學化、精細化發展是必然趨勢,文物保護需要先進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撐。因此,應積極推進此項工作,實現三孔世界遺產的有效監測預警。要結合與會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積極借鑒國內其他遺產地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的成功做法,對方案進行再細致、再深化。要與三孔門禁安檢、安全保衛、安防消防等系統有機結合,實現信息資源共有共享。要針對古建筑隱患檢測、重點區域及關鍵時段的游客監測等,區別對待,分類實施,確保監測及時有效,數據分析準確,為各項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實提供有力支撐。
為加強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2012年,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單位編制了《中國世界文化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規劃》。規劃指出,國家文物局計劃在2012年至2015年,初步建成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的框架體系;2016年至202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完善國家級、省市級和遺產地三級聯動的統一監測框架,確立我國在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研究和實踐領域的領先和示范地位。在此背景下,曲阜市文物局于2014年委托北京原真在線監測技術有限公司編制了《孔廟孔府孔林世界文化遺產動態信息及預警監測系統》立項報告并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2016年立項報告經國家文物局審批同意后,年底通過招標委托北京原真在線監測技術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三孔文物本體及環境監測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