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儒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現狀調研項目專題座談會于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第十九次年會期間在德陽文廟舉行,國家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張凌,項目責任單位曲阜市文物局、中國孔廟保護協會、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處、東南大學及來自全國各地20多家孔廟單位的代表參與座談。
會議由國家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張凌主持。項目組成員、曲阜市文物局紀委書記張龍通報了項目推進情況和調研成果,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德陽文廟、蘇州文廟等20多家孔廟單位的代表結合各自工作實踐,就孔廟建筑規制、保護管理、展示利用、對外開放、儒學活動、基礎設施等方面情況介紹了工作經驗及保護利用成果,并提出相關工作建議。張凌處長對各地孔廟單位在保護利用工作中的各種有益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孔廟單位進一步做好儒家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提出了指導意見。
為響應國家弘揚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擬組織實施儒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切實加強儒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充分發揮文物的公眾文化服務和教育功能,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社會、厚植道德沃土。為系統梳理、掌握全國儒家文化遺產的分布和保存狀況,做好工程整理設計,國家文物局開展了儒家文化遺產基本情況調查,全面梳理全國范圍內文廟、書院、歷代儒學名家的紀念廟宇(祠堂、故居)、藏書樓、貢院及其它與儒家思想相關的文物保護單位。為“十三五”期間組織實施一批新的文物保護重大工程,做好項目前期籌備工作,準確了解相關文物在維修保護、展示利用、基礎設施改造等方面的現狀情況和真實需求,提高儒家文化遺產現狀調查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避免過度維修、過度展示,為儒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項目庫建設,以及相關文物后續保護、展示、利用等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本項目由國家文物局委托、曲阜市文物局、中國孔廟保護協會、三孔古建工程管理處、東南大學共同完成。